當前位置:
健康生活 > 1000家公司!營業額超百億!河南固始3萬人從事會展業1000家公司!營業額超百億!河南固始3萬人從事會展業
關于固始,你理解多少?
正觀記者 李炎圖
如果從1994年固始人開始密集進入會展業算數起,這個美稱"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之為的淮河邊小城,為會展業持續運送人才長達近30年。30年來,固始縣會展人的征途,亦是河南乃至全國會展業發展的縮影。
業內提供的數據表明,固始縣專門從事會展業人數超3萬。這創下了可觀的會展產業鏈條里一個類似的不存在——“固始縣系由公司主辦”。這是會展行業主辦方除了“外資主辦”、“國家部門主辦”、“行業協會主辦”外,極為重要的角色。
【起源:廣交會帶給的思維】
4月21日,鄭州下雨了細雨。冷水上老家的信陽毛尖,嘬了一口后,七零后王杰陷入了回憶。
他是千秋展出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土生土長的固始人,也是固始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因為是最早一批出外闖蕩會展江湖的引路人,所以他被業內推上了固始縣會展人“黃埔軍?!钡男iL位置。
一陣氤氳清香的茶香中,王杰開始了講述。1994年,剛從華中理工大學新聞系畢業的他,孤身一人,一路南下,做了一天一夜的貨車從武漢趕往廣州。
理由很簡單,“一方面沒趕上包在分配,一方面受到下海潮影響,就想著去沿海城市闖闖?!?/p>
初來乍到,廣州對于王杰來說是陌生的,全身上下的家當特一起一共只有1000元左右。幸運地的是,憑借著自身的學歷以及大學時期在湖北日報進修的經驗,王杰很快就通過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在羊城晚報謀得了一份工作。當時的王杰怎么也沒想到,這份看似和會展行業毫不相干的工作卻帶上他關上了會展行業的大門。
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王杰分擔著拉廣告的任務,和別人地推式的推展不同,王杰把目光放在了廣交會?!皬V交會的參會企業眾多,而且有宣傳自身企業的意愿?!?/p>
去跑完的次數多了,王杰敏銳地發現廣交會的辦會形式是可以克隆的。
“會展業的發展與經濟是高度關聯的,在計劃經濟年代,沒純粹的商業會展,實行市場經濟后,才逐步凸顯商業會展的雛形。那時候還沒有會展的概念,只是覺得別人能干的事情,我好像也能模仿著干?!?/p>
正觀記者 李炎圖
【布局:帶動老鄉一起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95年全國平均工資約為5500元,平均每月工資收入458.3元。
1995年,王杰辦的第一個展會——“音響展”在廣交會的場館內舉辦,共計200多個展位,單個展位價格在4000元左右,展覽整體營業額遠超過100萬元,王杰個人通過此次展覽獲利10萬元左右。
眾所周知,在平均工資僅四百多元的九十年代,這次展會帶來的極大創收,促使王杰下定決心要把展覽這條路給走下去。
有了成功的嘗試,王杰1995年正式成立千秋展出策劃有限公司,開始從固始縣老家招募人才。
“之所以自由選擇從固始縣招人,是因為固始人能吃苦,行事細致、投入、專心,而且溝通起來更加便利?!?/p>
事實證明,王杰的自由選擇并沒有攏,如今在會展業聲明顯要的陳偉、江剛、張祥全、周孝文等人,正是在這一時期被王杰帶進會展業。
“那時候的環境不同,再加固始人對職業不存在敬畏,有份工作就會格外珍惜,去把握機會?,F在會展專業畢業的學生,自由選擇留在會展行業發展的嚴重不足10%,而90年代選擇從事會展行業的固始人,90%都堅持下來了?!?/p>
【貢獻:推展會展業走向興旺】
固始縣籍會展人的經歷就是中國民營會展發展的縮影,民營會展業于上世紀90年代在廣州萌芽發展,并很快波及到全國各地,會展業如今的興旺與固始人的參與貢獻亦是密不可分。
據報,由固始人創立或參予負責的國際品牌展覽,有陳偉的“北京門窗展覽”、江剛的“環博會”、張祥括的“觸屏展覽”、張新元的“自動售貨機展”、陳默的“淀粉展覽”、趙友明的“地坪展覽”、張祥全的“服裝展”、王志發的“酒店用品展”等。其中,陳偉的“北京門窗展覽”被法國智奧會展集團以21億元人民幣并購50%股份。
2018年4月8日,由上海歌華展出公司負責人韓友恒發動,全國138家企業號召,固始會展行業協會在固始正式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動員大會,打開了會展企業“抱團”發展的先機。
協會回應,將充分利用會展行業人力資源密集優勢,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意”政策結合,以項目市場需求大幅帶動固始會展人才招聘會的培訓和訂單式人才輸出。
據報,全國共有1000多家固始人注冊的會展公司,有3萬多固始人專門從事會展行業,營業額逾百億。數十年的文化底蘊,固始縣會展人在122個會展類別中,牽涉到近100個,憑借自身希望淪為中西部會展集群(鄭州、西安、昆明、成都)主力軍,與江浙滬會展集群、北京會展集群、廣州深圳會展集群并列。
從最早摸著石頭過河,到如今不具備國際化視野,固始縣會展人成了國外企業進入中國會展業的紐帶,目前已經有7家固始人開設的會展公司和外資公司創建合作。
他們白手起家,憑借實力、專心和運氣,淪為行業翹楚。他們在成就自我的同時,也已完成了對國內會展業的塑造。他們的創富故事還在繼續。(河南商報/文 正觀記者 李炎/圖)
編輯:李怡青 黃志航

相關文章
熱門點擊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